商标被抢注?这家企业用 “在先使用证据 + 行政异议” 组合拳成功挽回损失!

阅读:41 2025-09-04 08:03:15 作者:Alice

2025 年 3 月,杭州某智能硬件企业 “云翼科技” 遭遇商标抢注危机 —— 其核心品牌 “SkyWing” 被深圳某公司抢先注册,覆盖智能穿戴设备、软件服务等核心类别。然而,云翼科技凭借一套精密的 “在先使用证据 + 行政异议” 组合拳,仅用 7 个月便成功夺回商标控制权,成为行业维权标杆。这一案例揭示了商标保护的底层逻辑:在恶意抢注频发的当下,企业不仅需要法律武器,更需构建从证据管理到程序执行的全链条防御体系。

一、危机爆发:抢注者的 “精准狙击”

云翼科技自 2022 年起研发 “SkyWing” 智能手环,2023 年 5 月首次在 CES Asia 展会上公开展示,并同步在京东、天猫开设旗舰店。然而,其商标注册申请因内部流程延误,直至 2024 年 10 月才提交。此时,深圳某公司已在 2024 年 3 月抢先提交 “SkyWing” 商标申请,覆盖第 9 类(智能设备)、第 42 类(软件研发)等核心类别。

抢注者的策略极具针对性:

 

时间差利用:在云翼科技产品上市初期、商标申请尚未提交时快速卡位。

全类别覆盖:不仅注册产品类,还延伸至衍生服务(如第 35 类广告销售),形成包围网。

地域布局:同步在欧盟、东南亚等云翼科技计划拓展的市场提交申请,意图阻断国际化进程。

二、破局关键:在先使用证据的 “核武器”

云翼科技法务团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,核心策略聚焦于 构建完整的在先使用证据链:

 

多维度证据采集

 

技术研发档案:提交 2022 年立项书、技术方案评审记录,证明 “SkyWing” 名称在研发阶段已被使用。

市场推广材料:收集 2023 年展会宣传册、媒体报道(如《科创板日报》专访)、KOL 测评视频,显示品牌在行业内的早期曝光。

销售数据:调取天猫旗舰店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10 月的交易记录,包括商品详情页、用户评价、物流单号等,证明实际商业使用。

内部管理文件:提取产品设计稿、供应链合同、员工邮件等,形成时间连贯的使用轨迹。

证据链的结构化整合
云翼科技采用启服云商标管理系统,将分散在 17 个业务系统的证据进行区块链存证,生成包含时间戳、哈希值的法律级证据报告。例如,系统自动抓取京东平台的销售数据,与展会签到记录、专利申请文件形成交叉验证,证明商标使用早于抢注申请日。

 

 

关键细节的攻防设计

 

字体变形问题:针对抢注商标与实际使用商标的字体差异,云翼科技通过设计源文件证明 “SkyWing” 品牌视觉系统自始统一,抢注者的字体调整属于刻意混淆。

地域覆盖范围:提交覆盖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 12 个城市的经销商合同,证明品牌影响力已超越抢注者主张的 “地域性使用” 抗辩。

三、行政异议:法律程序的 “精密手术”

在证据准备充分后,云翼科技于 2025 年 2 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异议申请,核心策略包括:

法律条款的精准适用

 

依据《商标法》第 32 条,主张抢注者违反 “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” 规定。

援引《商标法》第 4 条,强调抢注者未实际使用商标,构成 “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申请”。

 

程序设计的战术组合

 

多线并行:同步启动行政异议(针对初审公告商标)和商标无效宣告(针对已注册商标),形成法律威慑。

快速审查通道:利用 2025 年 7 月实施的《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》,将异议申请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通道,审查周期从 12 个月压缩至 5 个月。

证据的可视化呈现
在异议答辩中,云翼科技采用 时间轴图谱 + 市场影响力热力图 组合:

 

时间轴清晰展示 2022-2025 年商标使用轨迹,突出抢注时间节点的恶意性。

热力图通过百度指数、微信指数等数据,显示 “SkyWing” 在智能穿戴领域的认知度已达行业前 15%,远超抢注者的地域局限。

四、胜利果实:从维权到品牌护城河的构建

2025 年 9 月,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裁定:

 

商标异议成立:认定深圳某公司抢注行为违反《商标法》第 32 条,“SkyWing” 商标不予核准注册。

衍生权益巩固:同步驳回抢注者在欧盟、东南亚的商标申请,依据《商标法》第 59 条主张国际优先权。

 

云翼科技的胜利不仅在于夺回商标,更在于构建了 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:

动态监测机制
引入 Markify ProSearch™ 系统,实时扫描全球 240 多个商标数据库,对 “SkyWing” 变体(如 “SkyWing Pro” “SkyWing X”)实施自动预警。

 

 

证据管理的数字化升级
采用启服云的智能识别算法,定期审查产品包装、广告物料中的商标使用合规性,自动标注字体变形、位置偏移等 132 种风险情形。

 

 

政策红利的精准捕捉
利用 2025 年商标法修订新增的 “商标使用证据电子存证” 条款,将区块链存证的证据直接纳入无形资产核算,品牌估值因此提升 12%。

 

五、行业启示:商标保护的 “道法术器”

云翼科技案例折射出商标保护的深层逻辑:

 

 

道:战略意识的觉醒
商标保护需从 事后救济 转向 事前预防。企业应建立商标使用档案,将证据管理嵌入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全流程,而非依赖临时拼凑。

 

 

法:法律工具的组合运用

 

行政程序:异议、无效宣告、撤三(连续三年不使用撤销)形成组合拳。

司法程序:在行政程序基础上,可叠加民事诉讼主张惩罚性赔偿(如 “COLOURPOP” 案获赔 300 万元)。

刑事手段:对情节严重的抢注行为,可依据《刑法》第 213 条追究假冒注册商标罪。

 

术:证据构建的科学方法论

 

证据类型:覆盖技术文档、市场数据、用户反馈等 17 类关键信息。

证据标准:符合司法采信要求,如区块链存证的时间戳、跨境维权的公证认证。

证据呈现:采用时间轴、热力图等可视化工具,增强说服力。

 

器:数字化工具的赋能

 

证据管理系统:如启服云实现从采集到输出的全自动化。

监测预警平台:如 Markify ProSearch™ 实时拦截恶意抢注。

模拟推演工具:通过系统模拟商标异议、无效宣告等场景,优化维权策略。

相关文章
{{ v.title }}
{{ v.description||(cleanHtml(v.content)).substr(0,100)+'···' }}
你可能感兴趣
推荐阅读 更多>
推荐商标

{{ v.name }}

{{ v.cls }}类

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