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v.name }}
{{ v.cls }}类
{{ v.price }} ¥{{ v.price }}
我们用了 8 年的‘XX 家居’商标,怎么突然不能用了?”上个月,浙江一家家居企业的负责人李总找到我时,语气里满是慌乱。原来,他们核心商标的 10 年有效期在 3 个月前到期,团队没人记得续展,如今商标已被商标局注销,更糟的是,竞争对手正拿着近似商标申请注册,眼看辛苦打造的品牌就要 “易主”。这样的案例,每年我都会遇到几十起。在很多企业眼里,“商标续展” 是件 “不起眼的小事”,可恰恰是这件小事,能让经营多年的品牌一夜回到原点 —— 毕竟,商标是企业最核心的无形资产,没了商标权,再响亮的品牌也只是 “无主之物”。今天这篇文章,就帮大家把商标续展的 “生死线” 讲透,尤其是 90% 企业都会栽坑的 7 个细节,看完就能用,别等失去品牌才追悔莫及。
一、先搞懂:商标续展不是 “花钱续命”,是 “资产保值”
很多老板对商标续展有个误区:“我这商标平时用得少,续展还要花钱,不如等需要了再重新注册。”
这种想法,相当于把自家的 “房产证” 扔了,等要用时再去抢 —— 根本不现实。
首先,得明确商标的 “生命周期”:根据《商标法》第 40 条,注册商标有效期是 10 年,从注册成功那天算起。到期想继续用,必须在 “期满前 12 个月” 内办续展;要是忘了,还有 6 个月 “宽展期” 可补,但宽展期会多收 50% 官费;如果这 18 个月都错过了,商标会被直接注销,而且注销后 1 年内,任何人都不能申请和你注销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(这是为了避免市场混淆,但 1 年后就会彻底开放)。
其次,续展和重新注册的差别,简直是 “天壤之别”:
更致命的是,从商标注销到重新注册的 “空窗期”,你的品牌没有任何法律保护 —— 别人用你的 logo 卖假货,你没法维权;竞争对手抢注了和你一样的商标,反而能告你 “侵权”。
就像之前深圳有家做电子产品的企业,商标到期没续展,注销后 3 个月,被同行抢注了相同商标,最后不仅要停用自己用了 10 年的品牌名,还得赔偿对方 50 万 “侵权费”,堪称 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
二、90% 企业栽坑的 7 个 “致命细节”,你中了几个?
搞懂了续展的重要性,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 “避坑指南”。我整理了近 3 年经手的商标纠纷案例,发现企业在续展上栽的坑,大多集中在这 7 个细节上,每个都可能让续展功亏一篑。
细节 1:“只续核心类别,漏了关联类别”—— 小心被 “围魏救赵”
很多企业只记得续展 “主营业务” 的商标类别,却忘了关联类别,结果被竞争对手 “钻了空子”。
比如上海有家做 “XX 奶茶” 的品牌,只续了第 30 类(咖啡、茶饮料),却忘了续第 35 类(广告、连锁加盟)。结果被一家投资公司抢注了第 35 类商标,对方直接发函要求他们停止 “加盟招商”—— 因为第 35 类是 “招商加盟” 的核心类别,没这个类别的商标权,再火的奶茶店也没法做加盟业务。最后这家奶茶店花了 200 多万,才从投资公司手里买回第 35 类商标。
记住:商标续展要 “全类别核查”,尤其是和主营业务相关的 “关联类别”(比如做服装的,要查第 25 类服装、第 18 类箱包、第 35 类销售;做食品的,要查第 29 类肉食、第 30 类米面、第 31 类生鲜)。哪怕有些类别暂时不用,也建议续展 —— 一旦被抢注,再想拿回来的成本可能是续展费的 100 倍。
细节 2:“注册地址变了,没改商标地址”—— 续展通知收不到,直接注销
这是最 “冤枉” 的坑。很多企业搬了办公室,只改了营业执照地址,却忘了改商标的注册地址。结果商标局寄的续展提醒、审查意见,都寄到了旧地址,没人签收,最后错过续展期,商标被注销。
去年杭州有家电商公司就是这样:他们 2020 年搬了新地址,没做商标地址变更。2024 年商标到期,商标局的续展通知寄到旧地址,被物业退回。等公司发现时,宽展期已经过了,5 个核心商标全被注销,导致店铺无法正常运营,损失了近百万订单。
提醒:企业变更名称、地址后,一定要在 1 个月内做 “商标变更申请”,而且要 “所有商标一起改”—— 哪怕只漏一个,都可能出问题。变更费只要 250 元 / 类,比续展逾期的损失划算多了。
细节 3:“续展材料交晚了,怪快递”—— 别把希望寄托在 “最后一天”
有些企业总觉得 “宽展期有 6 个月,不急”,结果拖到最后一天才准备材料,寄快递时遇到延误,导致材料超过宽展期才到商标局,直接被驳回。
商标局对续展的 “时间认定”,是看材料 “实际收到时间”,不是快递寄出时间。比如宽展期截止到 10 月 15 日,你 10 月 14 日寄顺丰,结果因为暴雨,10 月 16 日才到商标局,不好意思,算逾期。
建议:至少提前 2-3 个月准备续展材料,就算材料有问题(比如签字不清晰、营业执照过期),还有时间补正。如果实在赶时间,优先用 “商标网上服务系统” 提交(需要开通数字证书),当天提交当天就能收到回执,比快递靠谱。
细节 4:“商标被别人提了异议,就不续展了”—— 续展和异议不冲突
有些企业遇到这种情况:商标续展期间,突然收到商标局的 “异议通知书”,说有人反对他们续展。这时候很多老板会慌:“别人反对,我是不是就不能续展了?”
其实不是。商标续展的审查重点是 “商标是否在有效期内、材料是否齐全”,而异议是别人对 “商标继续使用的合法性” 提出质疑,两者是独立的流程。
就算有异议,只要你的商标没有 “连续 3 年不使用”“恶意注册” 等问题,续展还是会正常通过。而且续展通过后,异议才会进入审查阶段 —— 就算异议成立,你还有 “异议复审”“诉讼” 的机会,不会影响续展后的商标权。
去年北京有家教育机构就遇到过这种情况,续展时被竞争对手提异议,他们没慌,先完成了续展,之后通过提交 “近 3 年的招生合同、广告宣传材料”,证明商标一直在使用,最后异议被驳回,商标权稳稳保住。
细节 5:“公司要注销了,商标续展没用”—— 先续展再转个人,别让商标陪葬
有些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要注销,就觉得 “商标也没用了,不用续展”。其实,公司注销前,完全可以把商标转让给股东或关联个人,只要先办续展,再办转让,就能保住商标。
如果公司注销后,商标还没续展,就会变成 “无主商标”,任何人都能申请 “撤销”,最后被别人捡走。
正确流程:公司注销前 6 个月,先办商标续展,续展通过后,再提交 “商标转让申请”(转让方是注销后的公司,需要提供清算组证明;受让方是个人,需要提供身份证和个体户营业执照)。整个流程下来,比重新注册划算多了。
细节 6:“续展证明丢了,没关系”—— 不补证,后续维权会吃亏
很多企业续展通过后,收到商标局寄的 “续展证明”,随手扔在抽屉里,丢了也不在意。但后续要是遇到商标侵权,或者想把商标授权给别人,没有续展证明,会很麻烦。
因为续展证明是证明商标 “当前有效” 的重要文件,和商标注册证一样,需要妥善保管。如果丢了,要及时向商标局申请 “补发续展证明”,官费 500 元 / 件,1 个月左右就能拿到。
现在商标局也支持 “电子证明”,续展通过后,可以在 “商标网上服务系统” 下载电子续展证明,和纸质证明有同等法律效力,建议下载后存到云端,避免丢失。
细节 7:“委托了代理机构,就不管了”—— 别当 “甩手掌柜”
有些企业觉得 “找了代理机构,续展的事就不用管了”,结果代理机构忘了提交材料,或者材料出错,企业直到商标被注销才知道。
不是说代理机构不可靠,而是商标是自己的资产,必须自己上心。委托代理机构后,要做 3 件事:
三、企业自救指南:3 步做好商标续展管理,告别 “逾期焦虑”
其实,商标续展不是 “一次性动作”,而是需要长期管理的。尤其是多商标的企业,只要做好这 3 步,就能彻底告别 “续展逾期” 的风险。
第一步:建 “商标台账”,把每个商标的 “生死期” 记清楚
很多企业商标多了,就容易混乱,所以必须建一个 “商标管理台账”,内容包括:
可以用 Excel 表格做,也可以用专业的商标管理软件(比如 “权大师”“知果果”),设置 “到期提醒”—— 比如提前 18 个月、12 个月、6 个月各提醒一次,确保不会遗漏。
第二步:每年做 “商标体检”,及时处理 “问题商标”
每年年底,花 1-2 天时间,对所有商标做一次 “体检”:
比如广州有家外贸公司,每年 12 月都会做 “商标体检”,去年发现有个关联类别的商标被近似抢注,及时提了异议,保住了商标,避免了续展后还要维权的麻烦。
第三步:续展后做 “商标监测”,防止被 “搭便车”
续展成功不代表万事大吉,还要定期监测商标的 “使用环境”:
可以委托代理机构做 “商标监测服务”(每年费用几千元),“小疏忽”,毁掉你多年的品牌积累
很多老板创业时,愿意花几十万、几百万做品牌宣传,却舍不得花 500 元 / 类的续展费,觉得 “续展是小钱,没必要在意”。
可他们忘了,商标是品牌的 “法律外衣”,没了这件外衣,再响亮的品牌也会变得脆弱不堪 —— 别人可以随意模仿你的 logo,抢注你的品牌名,甚至反过来告你侵权。
就像开头提到的李总,最后花了 150 万,才从抢注者手里买回自己的商标,比续展费多了 3000 倍。他说:“要是早知道续展这么重要,就算天天盯着,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。”
其实,商标续展不是 “花钱续命”,而是对品牌最基础的 “保值动作”—— 花几百元,就能让 10 年的品牌积累继续受法律保护,这是最划算的投资。
今天看完这篇文章,建议你立刻做一件事:找出你的商标注册证,看看有效期截止日期,或者登录商标局官网,查询所有商标的状态。如果有快到期的,赶紧准备续展;如果还没建台账,现在就开始建。
毕竟,品牌是你多年的心血,别让一个小小的 “续展疏忽”,让它归零。